2022-06-03 08:210項城網
“三夏”生產進行時,為保證夏糧“顆粒歸倉、豐產豐收、不點一把火、不冒一處煙”,南頓鎮積極行動,抓牢抓實疫情防控期間秸稈禁燒工作。臨近中午,南頓鎮何埠口行政村的志愿者們正忙著在田間地頭巡邏。
今年70歲的潘志凱已經連續三年報名當志愿者了。“作為轉業軍人,應該為老百姓,為家鄉多做貢獻 ,將三夏工作做好,將老百姓的麥收好。為人民服務,為老百姓辦好事,一點也不辛苦。”
聽說村里招募志愿者,有著36年黨齡的潘志強再次報名,由于老伴兒前幾年犯了一場大病,不放心老伴兒自己在家的他,每天騎著自家的電動四輪車帶著老伴兒一起巡邏、值班。
【南頓鎮何埠口行政村志愿者 潘志強】
戴上袖章就有一份責任,每天到地里巡查一遍,有情況了及時給村里匯報。作為黨員,給群眾服務,心里得勁兒。
“三夏”期間,何埠口行政村10名黨員志愿者與15名網格員與鎮村干部一起日夜堅守,他們駐守在“三夏” 生產第一線,奔走于秸稈禁燒最前沿,廣泛開展田間防火巡邏宣傳,讓禁燒政策深入人心。與他們一起并肩作戰的,還有一個特殊群體——村醫。
【南頓鎮何埠口行政村村醫 何強】
我們準備的有解暑藥,有藿香正氣水、十滴水、葡萄糖、風油精等,確保群眾安全。
秸稈禁燒工作開展以來,何埠口行政村的許多愛心人士來到防火指揮棚捐贈物資,當地愛心企業家、愛心群眾自發為服務站點捐贈物資,本著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的原則,何埠口行政村將這些愛心物資免費贈予廣大機手,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。
潘國喜是村里的種糧大戶,在完成了自家一百畝地的麥收工作后,他開著粉碎機為村民們粉碎秸稈,這期間,他也感受到了來自防火指揮棚的“溫暖”。
【南頓鎮何埠口行政村種糧大戶 潘國喜】
這個指揮棚確實不錯,昨天上午在這收麥,給我拿水、拿饃,還請我吃排骨,態度真好,外地機手來了照樣拿水,還有清涼油、方便面啥都有。
對于跨區機手,在做好服務的同時,何埠口行政村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政策,做好登記報備、核酸檢測等工作,做到日排查、日報告,確保一車不漏,一人不漏。
“三夏”期間,何埠口行政村采取力量下沉、工作下沉、服務下沉的方式,配齊備足禁燒工具,懸掛條幅20余幅,張貼標語300多幅,營造了濃厚的禁燒氛圍。
【南頓鎮何埠口行政村黨支部書記 潘東風】
廣大群眾對禁燒工作比較支持,大家都很自覺,接下來,我們會號召群眾抗旱,繼續搶收、搶種,確保群眾的生產安全。
在南頓鎮,何埠口行政村只是一個縮影,疫情防控下的三夏工作任務艱巨,責任重大,南頓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,統籌疫情防控和“三夏”生產,多措并舉,全力以赴,保證夏糧顆粒歸倉、夏收面積只增不減、秸稈禁燒“零”火點。
【南頓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高穎】
我們南頓鎮黨委政府在“三夏”工作中,做到“六個到位”:干部分包地塊要到位,執法問責要到位,宣傳引導要到位,后勤保障要到位,物資儲備要到位,應急管理要到位,通過多項舉措,加強聯動,共同促進“三夏”工作有序順利開展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。(拍攝:海華 文字:吳娟)
來源:項城云客戶端
(責任編輯:高敏)
精彩評論(0)